学院主办的“传媒与社会”新闻传播学名家系列讲座之“
’关系革命’背景下传媒发展的关键词”将于2012年9月12日(周三)上午举办。具体情况详见海报。
主讲人介绍:
喻国明教授, 男,1957年9月生,1989年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,法学(新闻学)博士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现任职务及主要社会兼职: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、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。同时兼任:中国传媒经济与管理学会会长、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、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校委员会副会长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常务理事、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咨询专家组成员、国家台湾事务办公室专家组成员、《中国传媒发展指数(蓝皮书)》主编、《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(蓝皮书)》主编等。
喻国明教授是国务院评定的对国家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,曾经两度获得中国新闻奖学术论文奖,四度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、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等奖励,是北京市“跨世纪理论人才——百人工程”的入选者,2000年入选北京市“新世纪理论人才——百人工程”。
主要研究领域:
新闻传播理论;舆论调查原理与方法,传媒经济与社会发展;传播学研究方法。
主要研究成果:
已经出版的学术著作21部:《中国新闻业透视:中国新闻改革的现实动因和未来走向》(1993)、《中国民意研究》(1993)、《嬗变的轨迹:社会变革中的中国新闻传播和新闻理论》(1996)、《媒介的市场定位:一个传播学者的实证研究》(2000)、《解构民意:一个舆论学者的实证研究》(2001)、《解析传媒变局:来自中国传媒业第一现场的报告》(2002)、《传媒影响力:传媒产业的本质与竞争策略》(2003年)、《喻国明自选集》(2004年)、《变革传媒》(2005年)、《传媒竞争力》(2005年)、《舆论学:原理、方法与应用》(2005年)、《“拐点”中的传媒抉择》(2007年)、《传媒的“语法革命”》(2007年)、《中国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与公信力研究》(2008年)、《中国传媒软实力发展报告》(2009)、《传媒新视界》(2010)、《微博: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——影响力模型和社会性应用》(2011)、《中国人的媒介接触:时间维度与空间界面——基于“时间—空间”多维研究范式的定量考察》(2012)、《植入式广告:操作路线图——理论、实务、规制与效果测定》(2012)。另有400余篇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调研报告。自1979年至2010年底,在新闻学与传播学领域的论文发表量居全国第三位,被引文率居全国第二位。
wm电子
2012年9月8日
